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2009年 (98年度) 研討進度 12/18

由於12月最後一週太過於接近過年,所以在11月的讀書會中臨時決議提前一週舉行。12月的讀書會將於12/18 Fri的下午六點半,在台大國發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進行。如果有異動將會盡快通知大家,請大家踴躍參與本次讀書會。

本次讀書小組討論進度是韋伯《經濟與社會》的第八章「政治共同體」第四節 ~ 第五節
(中文版230-246 英文版913-926)


  • 時間:2009年 12月18日 Fri 1830-2100
  •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
  • 討論範圍:《經濟與社會》的第八章「政治共同體」第四節 ~ 第五節
        (中文版230-246 英文版913-926)

2009年 (98年度) 討論內容 11/27

報告人:鄭祖邦(佛光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時間:2009/10/30 1830-213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

討論範圍:Economy and society :” Political Communities”

Ch9-2:”Stages in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Asssociation”

Ch9-3:”Power Prestige and the Great Powers” (Pp.904-912)

  本次讀書會一開始延續討論上次讀書會內容,在「政治團體的本質和合法性」的章節中,韋伯也提到共同體、個體與生命之間的相互關係。他指出共同體對個體的強制,說明個體在團體利益下最終被期望去面對死亡,而死亡賦予政治共同體一種特殊的激情(pathos),並且建立了共同體持久的情感基礎(emotional foundation)。韋伯也提到記憶共同體(community of memories)的概念---共同體命運(政治的生死鬥爭)的集體記憶(joint memories)其影響超越文化、語言與族群的共同體,並構成了「民族意識」(national consciousness)的決定性因素。

  經過上述的討論,本次讀書會將開始進入「政治的結合體化發展階段」的討論。何謂結合體化?鄭祖邦教授用簡單的比喻分別說明共同體和結合體的區別,一般來說共同體意旨血緣性的連結(ex:家族共同體等);結合體又如同讀書會的形式那樣,是透過共同意識目標而集結的團體。回歸主題來探討,鄭祖邦教授首先說明究竟政治的共同體如何結合起來、如何發展?一個政治共同體的創始為偶發的狀態(ex抵禦外敵而集結),而後就需要面對持久的問題。在這裡,韋伯關注角度有兩種:一方面重視之配組織的持續經營;另一方面關切正當性的信念如何維持。韋伯藉由歷史的角度去分析和比較,指出任何共同體都會訴諸有形的暴力,共同體為了保護成員的利益,必須行使正當暴力的壟斷,形成一種強制性機構的制度。此外,韋伯也指出原始社會缺乏具國家基本功能的政治團體(esp.組織化武力):國家的功能以臨時性或分散的方式存在。

  隨著日益和平和市場不斷擴大的現代國家,政治團體的發展必須對合法暴力的壟斷化,換言之,在現代國家的概念中,這種壟斷視為有形的暴力的任何合理性的最終源頭(資本主義→理念型→現代政治的共同體)。對於權力的威望與「強權」的討論,韋伯指出所有政治的實體(Gebilde)都是暴力的實體,也就是說政治的實體是在不同的規模上對外的暴力機構(自主主義的、擴張的)。威望的要求是政治實體其權力的動力,為何要求威望(非理性因素)?基本上可以從兩個條件來看:(1)要求威望是因為外在的、直接的經濟利益有關。(2)權力的擴支,意旨統治其它政治實體的權力榮譽。

2009年 (98年度) 討論內容 1127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2009(98年度) 研討進度 11/27

十一月的讀書會將於11/27 Fri的下午六點半,在台大國發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進行。如果有異動將會盡快通知大家,請大家踴躍參與本次讀書會。

本次讀書會將延續上次還未完成的進度,一樣是由佛光大學社會系鄭祖邦教授為我們進行韋柏《經濟與社會》的第八章「政治共同體」。

  • 時間:2009年 11月27日 Fri 1830-2100
  •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
  • 討論範圍:《經濟與社會》「政治共同體」,講義:p221-240(中文)、p904-921(英文)

2009年 (98年度) 討論內容 10/30

  • 報告人: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鄭祖邦
  • 討論範圍:Economy and society :” Political Communities”

    Ch9-1:” Nature and Legitimacy of Territori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Pp.901-904)


  本次讀書會為98年度第一次進行,由鄭祖邦教授開始進行《經濟與社會》「政治的共同體」這一部分的導讀。本章第一部分就開始說明政治團體的本質與正當性 legitimacy),韋伯對於政治共同體的概念做出了一些界定---一種分離的「政治」共同體(a separate ‘political’ community)之構成,必須要由三個基本的條件成立:「一塊領土」、「以有形強制的力量來維持其支配」、「不僅限於共同體經濟的需求,還要去調節居民之間的相互關係」,換言之,政治共同體不只是經濟的,而是它獨立的行動邏輯。

  其次,韋伯對於政治共同體「分離」的討論,大約可以分為兩項。(1)韋伯指出一個政治共同體與「家戶」(household)、「鄰里的結合」(neighborhood association)、「經濟利益取向的結合」分離。用「分離」這個字詞是因為透過分開與比較可以使這個獨立的政治共和體更加獨立。一個政治共同體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必須對領土及臣民有序支配的強制維持(透過有形的強制力)。2、有形的強制力量只能被一個共同體所壟斷,因為有形的力量在過去是分散的,現在只能被一個共同體壟斷。3、政治權力的組織化壟斷。4、政治共同體對領土支配的持久與公開存在。(2)政治共同體不僅是一個「經濟團體」(economic group)。政治共同體具有安排事務的價值體系,而不僅是對財貨與服務的直接經濟配置。

  此外,在此章節韋伯也討論「共同體」、「個體」與「生命」這三者之間的關聯。韋伯指出共同體對個體具有強制作用,個體在團體利益下最終被期望去面對死亡(如精忠報國,個體能夠貢獻最大的東西就是生命)。其次,死亡賦予政治共同體一種特殊的激情(pathos),並且建立了共同體持久的情感基礎(emotional foundation)。另外,韋伯也討論「記憶共同體」,所謂記憶共同體係指共同體的命運(政治的生死鬥爭)的集體記憶(joint memories)其影響超越文化、語言與族群的共同體,並構成了「民族意識」(national consciousness)的決定性因素(如忠烈祠的重要性)。根據上述,不同於過去,現代政治共同體地位是透過「威望」(prestige)與「信念」(belief)而建立。對於正當性的討論,意旨合法性─有形的外在制度(如法律秩序)。正當性是建立在共同體成員的信念(相信)上,而成員的信念會賦予威望。總而言之,對韋伯而言,政治共同體的創始為偶發狀態,而後就需要面對持久的問題。對此韋伯所重視的是,支配組織的持續經營以及正當性的信念如何維持。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2009(98年度) 研討進度 10/30

98年度地一次的讀書會將於10/30日的下午六點半,地點暫定為台大國發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進行。如果有異動將會盡快通知大家,請大家踴躍參與本次讀書會。

本次讀書會討論進度將由佛光大學社會系鄭祖邦教授為我們進行韋柏《經濟與社會》的第八章「政治共同體」的導讀。
  • 時間:2009年 10月30日 Fri 1830-2100
  •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
  • 討論範圍:《經濟與社會》「政治共同體」,講義:p217-240(中文)、p901-921(英文)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2009 (98年度) 《經濟與社會》研讀成員


鄭祖邦

佛光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有參與97年度讀活動

葉永文

中山醫學大學/醫療社會學系

教授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吳宗昇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黃敏原

中山醫學大學/醫療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林錚

佛光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林惠利

佛光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生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張淑華

佛光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生

許文豪

佛光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生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陳建至

佛光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生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曾雅芬

政大國發所

博士生

鄭冠榮

政大國發所

博士生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黃信洋

政大社會學研究所

博士生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邵允鐘

政大法律所

博士生

林峻達

台大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生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曾恩賜

東吳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生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魏龍達

東吳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生

有參與97年度研讀活動

陳詩珊

政治大學國發所

碩士生

陳吟貞

佛光大學社會系

學士生

王姍喬

佛光大學社會系

學士生

2009 (98年度) Max Weber《經濟與社會》計畫書

2009韋伯讀書會計畫說明:

  延續去年度(2008)研讀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政治社會學」(political sociology)的領域,因此,本計畫將繼續以韋伯的另一項著作---《經濟與社會》(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這個領域。
  《經濟與社會》雖然是作者逝世後才匯集、整理、出版的,但是,它無愧為韋伯的代表作,尤其是他的社會學的代表作。然而,在未來一年的研讀過程中,我們將主要集中在韋伯《經濟與社會》這本著作。

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

2008年 (97年度) 討論內容 (6/26)

  • 報告人: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林竣達
  • 討論範圍:Political Writing, “The Profession and Vocation of Politics” Pp.353-369

政治作為志業可以帶來的內在愉悅,是使人覺得自己擺脫日常庸碌刻板的權力感。志業政治家需要什麼樣的人格條件,他才能承擔起權力帶來的責任?韋伯提出熱情、判斷力、責任感三項特質,並指出虛榮是判斷力最大的敵人 。道德和政治的關係是什麼?韋伯延續馬基維利的看法,認為在社會分化之後,一套道德標準是無法運用在所有的社會領域之上的。韋伯不認為絕對倫理「要就全有,不然全無」、無條件地、全然放棄尊嚴的倫理可以用在政治,因為絕對倫理不計後果。而心志倫理與責任倫理是兩種根本互異、具有無法調合衝突性的行為準則。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2008年 (97年度) 研讀進度 6/26

六月的讀書會將於6/26 Fri的下午兩點半,在台大國發所208教室舉行。
由於已經放暑假,下午舉行讀書會之後,晚上將聚餐慶祝讀書會這一年來的順利。請大家踴躍參加。

本次讀書會將由台大政治所林竣達為我們繼續導讀"The Profession and Vocation of Politics"的後半部份。

  • 時間:6/26 Fri 1430-1700
  •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8教室
  • 報告閱讀範圍:Political Writing, "The Profession and Vocation of Politics"(p352-369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2008年 (97年度) 張旺山教授演講 4/24

本次讀書會邀請清華哲學所張旺山教授蒞臨演講,主題為「批判的決斷論:韋伯的「生活經營」的哲學 」

張教授在演講中將韋伯當作一個哲學家,而其哲學是以「生活經營」 (Lebensführung)為中心而展開的,因此可稱之為「生活經營的哲學」。張教授並認為,韋伯的「生活經營的哲學」具有「決斷論」的色彩,並且是一種可以稱為「批判決斷論」的特殊種類的決斷論。張教授在演講中探討進行「生活經營」的主體;人在其中經營生活的「世界」;現代人的時代命運)。並論述韋伯的價值哲學(價值多神論),並論證:這種「價值多神論」的必然結論乃是某種的「決斷論」,韋伯的「決斷論」乃是一種「批判的決斷論」,因為「科學」在韋伯的決斷論中扮演著關鍵性的「批判」的功能。最後,透過「政治」與「科學」這二個韋伯熱情獻身的「職業」,說明韋伯人格的「雙面性」,以及二者在某種「生命」觀中的統一。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2008年 (97年度) 研讀進度 4/24

4/24 Fri 的韋伯讀書會,將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張旺山教授,與大家分享其最近的韋伯研究。
  1. 時間:4/24 18:30-21:30
  2.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4教室
  3. 導讀書目:
  • 張旺山 (2007)〈韋伯的「國家」概念〉,《現代性的政治反思》,蔡英文、張福建主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頁 157 – 194。
  • 張旺山(2008)〈批判的決斷論:韋伯的「生活經營」的哲學〉,《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6期,頁 55-95。
請大家繼續踴躍參與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2008年 (97年度) 討論內容 3/27

報告人: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鄭冠榮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林竣達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魏龍達

時間:3/27 Fri 1830-210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10教室
閱讀範圍:
  • Political Writing, "The Profession and Vocation of Politics"(p321-330)
  • 張旺山 (2007)〈韋伯的「國家」概念〉,《現代性的政治反思》,蔡英文、張福建主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頁 157 – 194。
  • 張旺山(2008)〈批判的決斷論:韋伯的「生活經營」的哲學〉,《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6期,頁 55-95。

本次讀書會進入細部的討論。鄭冠榮為大家說明韋伯如何討論職業政治家的來源、各種特殊政治家的類型,以及英美的政黨政治。討論中大家注意到「群眾政治家」的charisma意涵,鄭祖邦老師提醒大家在西方的歷史脈絡中,修辭學對於政治扮演重要角色。西方有以公共演說說服大眾的政治傳統,而演說經常有煽動的成分。林竣達報告〈批判的決斷論:韋伯的「生活經營」的哲學〉這篇論文時,認為批判與決斷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不易化解的緊張關係。鄭祖邦老師認為決斷本身沒有理性與否的問題,有成員則認為雖然決斷本身與理性無涉,但是韋伯要強調的似乎是先有對於現實的清楚認識,才能在多種方向上進行價值的決斷,或許這也是張旺山老師所謂的「批判的決斷論」。

下次讀書會將邀請清大哲學所張旺山老師,為大家進行韋伯的專題演講,精彩可期。


韋伯讀書會討論0327 Kyle1215





韋伯讀書會討論0327(2) Kyle1215




韋伯讀書會討論0327(3) Kyle1215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2008年 (97年度) 期中討論內容摘要

韋伯的政治社會學讀書會至今已進行半年,整理目前三大討論主軸供大家參考。

1. 韋伯1890年代的研究在其整體作品史上的意義

韋伯的作品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889-1900):是以古代和現代農業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東易北河;第二階段(1900-1910):宗教社會學的初步開展(《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方法論的寫作、俄國革命研究;第三階段(1910-1919):諸世界宗教倫理的考察、世界大戰的時事政論文章。“The Nation State and Economic Policy”這篇文章是韋伯學術生涯的早期作品,在當前社會學的討論中,往往都會以韋伯1904-1905年所發表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文作為探討其理論觀點的重要起點,似乎1890年代的作品是屬於國民經濟學的研究,比較不是社會學的探討領域。所以,相較於《新教倫理》、《經濟與社會》乃至於《宗教社會學論文集》這些作品,韋伯1890年代的研究成果,包含“The Nation State and Economic Policy”這篇文章是較為受到忽略的。在實際的文本研讀過程中,我們發現到,實際上韋伯對東易北河農業勞動狀況的調查中,運用了相當多當代社會學研究的重要元素,例如:種族差異(日耳曼民族與斯拉夫民族)、人口特徵(德國人與波蘭人的分佈與變遷)、社會階層(小自耕農與莊園領主)、宗教信仰(新教徒與天主教徒)等等面向。此外,儘管韋伯當時並未使用「主觀意義」等在「社會行動理論」中重要的概念或詞彙,但是,事實上,我們在文本中可以發現到他已經大量使用「心理動機」(psychological motive)、「心理基礎」(psychological base)等接近主觀意義的辭彙。儘管這些詞彙尚存在某些心理學的痕跡,但是在我們的研讀中已經可以依稀發現到其與《經濟與社會》的社會行動理論之間所存在的呼應。所以,整體來看,韋伯1890年代的研究似乎並未與其後的社會學作品有所斷裂,它們之間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延續性與整體性。

相對於過去東海社會系以高承恕教授及其學生為核心的學術圈,對韋伯進行了一種偏向物質生活或唯物面向的歷史社會學討論。我們的研讀則是回到韋伯所處的國際政治情勢,來思考其作品的現實意義。經過詳細討論,我們認為從“The Nation State and Economic Policy”這篇文章很清楚可看出,韋伯全部問題意識都是從當時德國大大落後於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這種焦慮意識出發的。韋伯將民族的光榮和國家的權力置於一切之上,認為他這一代所承擔的新任務乃是參與世界政治。韋伯之所以研究注意到的當時的社會問題:德國東部波蘭人民的問題,是根據日耳曼的強大這個至高無上的目標。

2. 與唯物論的對話

延續著上述的研讀發現,我們也在文本中發現韋伯在《新教倫理》之前早已與唯物論展開長期的對話。“The Nation State and Economic Policy” 一文的寫作,主要是以東易北河農業勞動狀況的調查資料作為基礎。從題目來看這似乎應該是一個相當典型的馬克思式或唯物論式的主題,但是相較於Marx的思考以「物」為核心,Weber則是以「人」為核心,重點在於培養人的素質,以破除德國作為後進國家的不利結構。正是在這篇文章中,韋伯展現出對於庸俗唯物論的批判:(1)關於「政治領導與經濟權力之間的關係」:韋伯認為當時的Junker階級是掌權者,卻也是災難的來源。市民階級隨著政治重心向城市移動而變得重要,不過他們不具備政治上的成熟度。而無產階級在經濟上具有成熟度,但在政治上,他們的成熟度比不上記者,更無法被民族愛國主義所激發。因此結論是,經濟上的力量與政治上領導國家(nation)的志業是兩回事,不能視為一體兩面。參照日後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可看出韋伯將資產階級看做現代化的貴族。其獨特性在於一種來自新教的「生活導引」,使得他們引領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2)關於「政治經濟學的價值判準」:韋伯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不能只立基在特殊階級的考慮,而是應該以民族國家的生存與長遠發展來著眼(無產階級只關注自身的階級利益,因而無法成為領導國家的擔綱者)。韋伯的一個根本的想法是,在永恆的民族鬥爭之中,民族的生存才是目的,經濟的發展只是手段。所以,所謂的經濟政策必須服屬於民族國家生存的利益。對韋伯來說,政治經濟學就是一門人的科學,其旨趣在於經濟與社會上的存在條件所造就出的人之品質,「人類理想的普世類型」是韋伯整體研究的中心提問。因此,我們認為文本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命題是:「一個德意志國家的經濟政策,只能是一個德國的政策;同樣,一個德國國民經濟理論所使用的價值尺度,只能是德國的尺度。」

由於Weber強調「一個民族國家的經濟政策要有什麼樣的反省」以及「經濟政策的判準為何」,反駁政治經濟學不談「價值」的問題,我們在討論中發現到韋伯在此早期的作品就已經提出了「價值」的問題。不是純粹物質利益,而是在主觀意義上的,這樣的想法一直構成後來韋伯思考的核心,對於主觀意義的強調,同時讓社會科學的自主、德國發展的可能性,在其思考架構中成為可能。基本上,韋伯透過與唯物論的對話,試圖論證民族國家的根本意義奠基在一種心理基礎之上,並且,這樣的心理基礎並非功利主義所謂「個體自利的動機」,而是一種指向未來世代的「他利動機」。經濟發展是種鬥爭,而非和平的,必須為了「下一代」與共同體的幸福而爭鬥。同樣討論經濟,韋伯與功利主義從個體出發的思考明顯不同。從這樣的角度,我們較能全盤掌握韋伯在1890年代對於民族國家討論上所展現出來的思想特點,並且,我們認為這樣的一條思考軸線(對唯物論的駁斥、對主觀心理意義的關注),在《新教倫理》的討論中仍是主要關鍵,即使到了後期《經濟與社會》和《宗教社會學論文集》的研究中這條軸線仍然至為關鍵。例如:在《新教倫理》的結論中,正是流露出對於西方理性主義與資本主義發展的憂慮,亦即「價值虛無」(價值喪失)的問題。其後,「多元價值論」的提出更是重要的思考方向,韋伯強調在諸神之戰的現代世界中價值選擇的重要性。我們可以說,韋伯從「價值」問題的討論中,一方面對唯物論的思考模式進行了反省,另一方面,「價值」問題更是他整體思想中的關鍵核心,「國民經濟學」與「社會學」的討論在韋伯整體理論中的融合在此已可略見端倪。

3. 承襲馬基維利的政治思考

韋伯以「民族國家」為前提精確化「政治」這個概念:「我們今天所謂的政治,指的是對一個政治團體--這在今天是指國家--的領導、或對這種領導所施的影響。」從這樣的界定中,我們可以釐出「國家-政治-領導」這條思考軸線,換句話說,對韋伯而言,他所關心的政治就是支配者對國家的領導一個重要的理論面向就是:韋伯的政治社會學依循著一條馬基維利的思考傳統。有三條軸線可以來充分展現韋伯和馬基維利之間的思想親近性:「共同體的持存」、「支配者的角色」、「政治倫理與宗教倫理的分化」在支配者與共同體持存的論證基礎上,馬基維利強調君主的德行(virtue),而韋伯則是注重政治家承擔權力責任時應有的「品格」。而韋伯強調政治家的人格素質,可以和「國民經濟學」作為一門「人」的科學這樣的想法作為對照。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2008年 (97年度) 研讀進度 3/27

3/27 Fri 的韋伯讀書會,除了繼續討論韋伯的"The Profession and Vocation of Politics之外,將增加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張旺山教授的兩篇論文,作為輔助讀本。
  1. 時間:2/27 18:30-21:30
  2.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10教室
  3. 導讀範圍:
  • Political Writing, "The Profession and Vocation of Politics(p321-330)
  • 張旺山 (2007)〈韋伯的「國家」概念〉,《現代性的政治反思》,蔡英文、張福建主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頁 157 – 194。
  • 張旺山(2008)〈批判的決斷論:韋伯的「生活經營」的哲學〉,《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6期,頁 55-95。
請大家繼續踴躍參與。

2008年 (97年度) 討論內容 2/27

報告人:佛光大學社會學系鄭祖邦助理教授

文化大學中山所博士生林奕辰

時間:2009/2/27 1830-213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10教室

討論範圍:Weber, Max. 1994. "The Profession and Vocation of Politics." Pp. 315-320 in Weber: Political Writings, edited by Peter Lassman and Ronald Spei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以下整理大家的討論內容。
  1. 從封建社會到現代的重大改變,其中之一國家壟斷「正當性的武力」。而且,只有國家這個組織有權力剝奪人的生命。
  2. 韋伯建立支配的三種理念型(真實世界中並不存在完全相應)。由於對理性化與官僚化極度擴張趕到憂心,韋伯寄望於charisma的出現打破理性的牢籠。或許期待英雄的出現,是德國民族的個性。
  3. 組織社會學奉韋伯為經典,但其實韋伯對於組織、官僚制度充滿批判。
  4. 反省啟蒙理性,純粹制度的建立不可能解決一切,統治者的人格因素就支配而言相當重要。一人統治仍然在現實政治上具有意義。
  5. 社會行動是以主觀意義做為支撐,因此韋伯不談支配的合法性而討論正當性(支配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行動)。對他而言重點是「支配的心理基礎」,正當性的信念來自於個人的主觀意義。
  6. 祖邦老師認為韋伯反對啟蒙理性,或許是因為這是法國的產物。從路德的新教開始談現代性的興起,有重新評價德國在西方文明地位的用意。
  7. 在支配社會學中,「如何維持支配,持續經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主題。
  8. 歷史的推進雖然是由利益所推動,但理念、主觀意義才真正決定了歷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