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2008年 (97年度) 讀書會公告 10/3

本週五將舉行讀書會,由佛光大學的林錚老師為大家導讀。

1. 時間:本週五(10/3)18:30
2.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10教室
3. 導讀範圍:Political Writing, "The Nation State and Economic Policy"(pp.1-28)

2008年9月7日 星期日

2008年 (97年度) 讀書會研讀綱要 8/29

報告人:佛光大學社會系鄭祖邦助理教授

時間:2008/8/29 1830-210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10教室

討論範圍:「韋伯政治社會學」讀書會的計劃說明與進度安排


壹、計畫內容說明


一、計畫執行期間:978月至987

二、計畫執行單位:佛光社會系

三、計畫成員:(略)

四、計畫構想


提出兩個問題:


什麼是韋伯的政治社會學?

為什麼要讀(選擇)韋伯的政治社會學?


、韋伯的作品史


、支配社會學≠(全部的)政治社會學

、韋伯作品史的分期(三階段、四軸線)

第一階段(1889-1900):是以古代和現代農業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東易北河

第二階段(1900-1910):宗教社會學的初步開展(《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方法論的寫作、俄國革命研究

第三階段(1910-1919):諸世界宗教倫理的考察、世界大戰的時事政論文章

四條軸線:《經濟與社會》、《宗教社會學論文集》、「方法論」、「政治社會學」


、西方韋伯研究的脈絡


、韋伯的問題意識(價值關聯):從法國社會學者Raymond Aron的兩段話談起


韋伯的政治社會學直接受到他對德國和西歐當時形勢的解釋所激發。韋伯的政治社會學有助於我們體認他的主要意圖,即在世界史的燭照之下,來了解我們的時代;或者說,使得以目前的情況為發展頂峰的世界史能為人理解。……韋伯的政治社會學比起《經濟與社會》一書的其它章節更與作者本人的個性密切相連。我認為,韋伯屬於一種因為對政治事務及政治本身有興趣,因而對社會發生興趣的社會學家。

韋伯的政治社會學與他生活的歷史情境──德國及西方社會的情境──有關。韋伯是一位民族的自由主義者,但不是美國意味的自由主義者。……他將民族的光榮和國家的權力置於一切之上……。他屬於俾斯麥之後的世代,俾斯麥已達成德國的統一,創建了日耳曼帝國。直到韋伯這一代猶保留俾斯麥的遺產,而韋伯認為他這一代所承擔的新任務乃是參與世界政治。社會學家涂爾幹相信國家的軍事功能已經過時了,韋伯則不認為如此。他相信列強將不斷地互相傾軋……他所注意到的當時的社會問題──如德國東部波蘭人民的問題──都是根據一個至高無上的目標,即日耳曼的強大


、韋伯作品詮釋的發展與分歧


「美國的韋伯」vs.「德國的韋伯」

「帕深思化的韋伯(現代化理論的韋伯)」vs.「民族國家的韋伯」


「一戰前後的德國韋伯」乃是從當時歐洲一個後起發展國家即德國在這歷史處境出發來思考問題的,事實上,韋伯全部問題意識都是從當時德國大大落後於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這種焦慮意識出發的。……相反,「二戰後的美國韋伯」則以一種發達國家的心態,力圖描繪出一套普遍適用的所謂「現代化理論」,這與身處落後國家境遇的「德國韋伯」的心態是格格不入的。(甘陽)


、台灣韋伯研究的脈絡


、八○年代的韋伯熱: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余英時、Peter Berger

、東海社會系以高承恕教授及其學生為核心的學術圈:韋伯+年鑑學派(對韋伯進行了一種偏向物質生活或唯物面向的歷史社會學討論)


貳、讀書會的進度安排與閱讀策略


、進行的時間、地點

、進行方式:導讀與團體討論

、進度安排

4、其它: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