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2009年 (98年度) 研討進度 12/18

由於12月最後一週太過於接近過年,所以在11月的讀書會中臨時決議提前一週舉行。12月的讀書會將於12/18 Fri的下午六點半,在台大國發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進行。如果有異動將會盡快通知大家,請大家踴躍參與本次讀書會。

本次讀書小組討論進度是韋伯《經濟與社會》的第八章「政治共同體」第四節 ~ 第五節
(中文版230-246 英文版913-926)


  • 時間:2009年 12月18日 Fri 1830-2100
  •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
  • 討論範圍:《經濟與社會》的第八章「政治共同體」第四節 ~ 第五節
        (中文版230-246 英文版913-926)

2009年 (98年度) 討論內容 11/27

報告人:鄭祖邦(佛光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時間:2009/10/30 1830-213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

討論範圍:Economy and society :” Political Communities”

Ch9-2:”Stages in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Asssociation”

Ch9-3:”Power Prestige and the Great Powers” (Pp.904-912)

  本次讀書會一開始延續討論上次讀書會內容,在「政治團體的本質和合法性」的章節中,韋伯也提到共同體、個體與生命之間的相互關係。他指出共同體對個體的強制,說明個體在團體利益下最終被期望去面對死亡,而死亡賦予政治共同體一種特殊的激情(pathos),並且建立了共同體持久的情感基礎(emotional foundation)。韋伯也提到記憶共同體(community of memories)的概念---共同體命運(政治的生死鬥爭)的集體記憶(joint memories)其影響超越文化、語言與族群的共同體,並構成了「民族意識」(national consciousness)的決定性因素。

  經過上述的討論,本次讀書會將開始進入「政治的結合體化發展階段」的討論。何謂結合體化?鄭祖邦教授用簡單的比喻分別說明共同體和結合體的區別,一般來說共同體意旨血緣性的連結(ex:家族共同體等);結合體又如同讀書會的形式那樣,是透過共同意識目標而集結的團體。回歸主題來探討,鄭祖邦教授首先說明究竟政治的共同體如何結合起來、如何發展?一個政治共同體的創始為偶發的狀態(ex抵禦外敵而集結),而後就需要面對持久的問題。在這裡,韋伯關注角度有兩種:一方面重視之配組織的持續經營;另一方面關切正當性的信念如何維持。韋伯藉由歷史的角度去分析和比較,指出任何共同體都會訴諸有形的暴力,共同體為了保護成員的利益,必須行使正當暴力的壟斷,形成一種強制性機構的制度。此外,韋伯也指出原始社會缺乏具國家基本功能的政治團體(esp.組織化武力):國家的功能以臨時性或分散的方式存在。

  隨著日益和平和市場不斷擴大的現代國家,政治團體的發展必須對合法暴力的壟斷化,換言之,在現代國家的概念中,這種壟斷視為有形的暴力的任何合理性的最終源頭(資本主義→理念型→現代政治的共同體)。對於權力的威望與「強權」的討論,韋伯指出所有政治的實體(Gebilde)都是暴力的實體,也就是說政治的實體是在不同的規模上對外的暴力機構(自主主義的、擴張的)。威望的要求是政治實體其權力的動力,為何要求威望(非理性因素)?基本上可以從兩個條件來看:(1)要求威望是因為外在的、直接的經濟利益有關。(2)權力的擴支,意旨統治其它政治實體的權力榮譽。

2009年 (98年度) 討論內容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