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10/3 1830-213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10教室
討論範圍:Weber, Max. 1994. "The Nation State and Economic Policy." Pp. 1-7 in Weber: Political Writings, edited by Peter Lassman and Ronald Spei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韋伯〈民族國家與國民經濟政策〉(1895)導讀
- 起源
1.1 Volkswirtschaft一詞中nation/people的對立
1.2 1895年五月十三日
1.3 1892年〈德國易北河西部農工情況〉、1894年〈交易所〉、1894年〈易北河東部農工情況的趨勢與演進〉使之一舉成名。 - 作品史的位置
2.1 前社會學時期?(L. A. Scaff, “Weber before Weberian sociology”, BJF, 1984, “From Political Economy to Political Sociology : Max Weber’s Early Writings”(1984))
2.2〈古代農業情勢〉(1897, 1898, 1909),1923年14頁的〈農業史〉(Georg von Below) - 文本內容
3.1 段落
3.1.1 第一部份:統計數據(立基於與Paul Göhre合作、福音傳道與社會協會支持、針對基督教牧師所發的問卷)
3.1.1.1 三種對立:可耕作土地品質、社會層級、民族(德國╱波蘭)
3.1.1.1.1 土地愈貧瘠,波蘭性愈強
3.1.1.1.2 農民鄉鎮╱領主產業=市鎮單元╱產業單元
3.1.1.1.3 在肥沃地區,波蘭人(天主教)為產業主流,德國人(新教)為鄉鎮主流;在貧瘠地區,正好相反。
3.1.1.2 波蘭人往往出現在社經地位最不利的人口層級中。
3.1.1.3 鄉鎮農民、產業日工、鄉村人口減少或增加到底意謂著什麼?
3.1.1.4 韋伯作出整體趨勢結論:在最好的土地上,產業的日工數目在減少;在最差的土地上,農民數目正在增加。從韋伯的觀點來看,農民與日工這兩類勞動者有何本質上的差別?
3.1.1.5 增加的是波蘭農民,減少的德國日工。在經濟上,德國人與波蘭人是互斥的。德國人(新教)的出走是因為波蘭人(天主教)的進駐。也因此在當時的德國,德國人離開高水準文化地區,波蘭人則擴張低水準地區的版圖。簡單地說,就是劣幣逐良幣的效應開始生效。
3.1.1.6 對此,人們能夠、應該做些什麼?封閉邊界,國家收購土地,建立屯墾區。但這樣的做法必然傷害到大地主的權益。在此,國家與部份人民的利益發生了衝突。
3.1.2 第二部份:經濟學定位
3.1.2.1 基於時間限制,英譯本頁17第二段到頁20第二段結束是韋伯當時演講所沒有提到的段落。
3.1.2.2 什麼是政治經濟學?難道對人民有利就是對nation有利嗎?
3.1.2.3 政治經濟學就是一門人的科學,其旨趣在於經濟與社會上的存在條件所造就出的人之品質。而「人類理想的普世類型」後來則被Wilhelm Hennis的名著Max Webers Fragstellung(1987)視為韋伯的中心提問。
3.1.2.4 政治經濟學因為價值判斷的參與其間,而具有人性。不過經濟過程的分析與解釋是以限定我們對此的判斷做為終結。價值判斷的介入不是目的(缺乏自制),而是手段。(Cf. 日後的「價值中立」與「價值關連」概念)
3.1.2.5 在這種考量下,我們只能為自己負責。
3.1.2.6 政治經濟學的服務對象,就是與政治權力有關的nation之持久利益。政策評估的最終取捨在於以國家利益之名的理由。
3.1.3 第三部份:俾斯麥之後的德國
3.1.3.1 誰是民族國家的擔綱者?
3.1.3.1.1 Junker(大地主)是目前掌權者,也是災難的來源。
3.1.3.1.2 市民階級隨著政治重心向城市移動,變得重要。不過他們不具備政治上的成熟度。他們期待新的君主到來而免於下層民眾的威脅,但對於皇室光說不練的社會政策又抱持懷疑。
3.1.3.1.3 雖然無產階級在經濟上具有成熟度,但在政治上,他們的成熟度比不上記者,更無法被民族愛國主義所激發。
3.1.3.1.4 結論是,經濟上的力量與政治上領導國家(nation)的志業是兩回事,不能視為一體兩面。
3.1.3.1.5 在這樣缺乏的政治成熟度的情況下,德國統一變為世界強權力量政策的終點,而非起點。問題就出在領導階層在政治教育上的不及格。
3.1.3.1.6 政治經濟學的終極目標是,致力於國家(nation)政治教育:一個國家最好的政治家就是國民自己。求人不如求己。而這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這也是為何韋伯前面說道:我們無法想像後世的觀感,而是曉得他們將會變成怎樣?而我們想要成為未來世代的祖先的緣故。
3.1.3.1.7 要達到目標,就必須先具備民族感。一個民族的老邁不在於年齡,而是民族感的缺乏與否。
3.2 註解
3.2.1 西普魯士省在哪裡?
3.2.2 brachium saeculare:世俗之臂,存在於西元四世紀到十八世紀,國家提供幫助的半教會制度,實施教令與死刑、拷打、監禁等等的判決,有時還負責徵收稅捐。韋伯曾在《支配社會學》中解說政治權力對於教權制的助力之時,提到過這個名詞。 - 與韋伯其它作品的可能關連:
4.1 與1896年〈古代文明衰頹的諸社會起因〉(„Die sozialen Gründe des Untergangs der antiken Kultur“)一文的關連:羅馬帝國的興起種下了日後衰微的原因。
4.1.1 第一部份與《宗教社會學文集》的關連 - 可參考著作
5.1 Michel Foucault (2004), Naissance de la biopolitique, Cours au Collège de France. 1978-1979 - 對於當前台灣的歷史意義
6.1 Deutschtum/Polentum
6.2 民族國家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