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2010 年 (98年度) 研討進度 4/30

各位韋伯讀書會的成員們,有關於四月份讀書會的時間,目前訂定為4/30星 期五下午18:00開始。本次讀書會將在台大國發所R101釣魚台研討教室進行,如果有異動將會盡快通知大家,請大家踴躍參與本次讀書會。

本 次讀書小組討論進度是韋伯《經濟與社會》的第八節「理性的國家強制機構和現代的政黨和議會」(國家社會學)第一小節∼第二小節(719-736)

  • 時間:2010年 4月30日 星期五  1800-2100
  •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釣魚台研討教室
  • 討論範圍:《經濟與社會》的第八節「理性的國家強制機構和現代的政黨和議會」(國家社會學)第 一小節∼第二小節
   第一小節:理性的國家的產生(P.719~P.730)
   第二小節:理性的國家作為壟斷合法暴力和強制機構的統治團體(P.730~P.736)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2010 年 (98年度) 討論內容 3/26

  • 報告人:中山醫學大學醫社系葉永文教授、佛光大學社會學系許文豪、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曾恩賜
  • 時間:2010/3/26 1800-2100
  •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教室
  • 討論範圍:Economy and society :” Ethnic Groups”
Ch4-2:"The Belief in Common Ethnicity: Its Multiple Social Orgins
and Theoretical Ambiguities"
Ch4-3:"Tribe and Political Community: The Disutility of the Notion of Ethnic Group"
Ch4-4:"Nationality and Cultural Prestige " (P.387~398)
2009年 (98年度) 討論內容 20100326(1)
經濟與社會第五章族群團體 20100326

2010 年 (98年度) 討論內容 2/26

˙報告人:中山醫學大學醫社系葉永文教授、佛光大學社會學系許文豪
˙時間:2010/2/26 1800-210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教室
˙討論範圍:Economy and society :” Ethnic Groups”
      Ch4:”Race”Membership (Pp.385-387)

  結束了韋伯《經濟與社會》第八章〈政治共同體〉的章節,我們將討論重點轉移到同一本著作第四章〈人種共同體關係〉。本次讀書會由於大家熱烈的討論,因此我們僅進行了第一節「種族屬性」。『種族』字詞的解釋,一開頭鄭老師分別說明Race和Ethnic的概念。所謂race狹義來說,意旨血緣相同(ex:種族)。而Ethnic則可以界定為文化相同,並非只是單純的血緣相同(ex:中華民族等)。一開始許文豪說明種族屬性是建立在人種種源共同性之上、相同特性、繼承和遺傳的身體素質。在主觀意義上,種族屬性必須滿足兩種狀況才會成為一種共同體:(1)在地域上的鄰里或僅是近鄰的不同種族的人結合共同行為時,以及(2)有共同感覺(經驗)的同族人接觸明顯不同的對立團體。一般來說,這種共同體行為往往只能純粹消極地表現,即脫離和蔑視明顯不同的其他特性的人,在這當中排斥是主要的和正常的。但是,這種方式的排斥不是如上述種族屬性不同那樣。韋伯在這裡透過「性關係」,來衡量主關上種族的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強烈程度。如通婚,自然是種族的吸引和排斥的正常結果,因為通婚是一種由性的持久的共同體所生的後裔,被父親方面政治的或者等級的或者經濟的共同體。
  其次,人類學上的純種繁衍,此種通婚壟斷著一種必不可少的特殊技術。如印度教派、賤民。按其模式這種壟斷主義地封閉政治的、身份團體或共同體傾向的壟斷性婚姻機會,通婚嚴格限制在自己的共同體內部形成一種持久的性關係,同時也就創造一種極為有效的近親婚配。一個共同體的同族通婚可能處處都是這種傾向的次要產物,換言之,性的持久關係主要是建立在共同體行為的某種結果,即只有同族通婚所生的後裔才被接受為共同體行為的平等成員。

2009 年 (98年度) 討論內容 9/25

報告人:鄭祖邦(佛光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時間:2009/9/25 1830-213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R101釣魚台研討室

討論範圍:研讀計畫簡介、進度安排

研讀計畫簡介:

  本年度的閱讀計畫,我們將會以韋伯《經濟與社會》一書中政治社會學的相關章節以及《俄國革命》The Russian Revolutions)一書為主。在《經濟與社會》的章節挑選中,我們暫時排除了「支配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domination)這一部分的討論。儘管支配社會學可以說是韋伯政治社會學中核心的內容之一,不過,由於這一部分在社會學的討論中較為受到重視,也獲得了許多的討論,所以,我們希望將重心轉移到其它仍具重要性但卻較受忽略的章節。而至於《俄國革命》一書主要收錄了韋伯1910年代討論俄國革命的作品,透過這些作品的閱讀可以除了進一步理解韋伯的政治思想,也可以有助於我們觸及到韋伯對「革命」、「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乃至於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對話。

進度安排:

  98前半年度我們計畫將以韋伯《經濟與社會》一書中政治社會學相關章節作為探討,即《經濟與社會》第二部分第八章”Political Communities”(政治的共同體)以及《經濟與社會》第二部分第四章”Ethnic Groups(人種的共同體)。

〈補充〉本年度預計研讀作品書單如下:

Weber, 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選讀章節:

’Ethnic Groups’Pp.385-398)(第二部份第四章)

’Political Communities’Pp.901-940)(第二部份第八章)

1976,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Grundriss der Verstehenden Soziologie. Tübingen: J.C.B.MohrPaul Siebeck.

選讀章節:

’Die rationale Staatsanstalt und die modernen politischen Partein und ParlamenteStaatssozologieS. 815-868)(第二部份第九章第八節)

1995, The Russian Revolution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