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佛光大學社會學系鄭祖邦助理教授
時間:2008/12/19 1830-213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10教室
討論範圍:Weber, Max. 1994. "The Nation State and Economic Policy." Pp. 22-29 in Weber: Political Writings, edited by Peter Lassman and Ronald Spei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從德國當時的情勢來看,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未必由相同的階級掌握。韋伯強調政治有其自主性,反駁唯物論的觀點(國家就是資產階級的管理委員會)
- 容克階級引進波蘭農民,造成德國東部逐漸為外人所佔據的邊界問題。而容克在農業上的既得利益,又是德國步向現代化工業國家的阻礙。
- 從《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可看出韋伯將資產階級看做現代化的貴族。其獨特性在於一種來自新教的「生活導引」,使得他們引領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
- 於〈民族國家與經濟政策〉的演講中,韋伯仍定義階級的方式仍有唯物論的色彩,日後則逐漸強調文化與價值等主觀意義的層面。
- 無產階級只關注自身的階級利益,無法成為領導國家的擔綱者。韋伯則是以「國家」做為經濟政策的價值判準,而非特定階級的利益。
- 韋伯期望資產階級培養政治成熟度,引領德意志步向工業化的強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